环球快报:张铮:直播短视频和非遗是双向奔赴

来源:东方资讯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本文转自: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2月16日电(赵秋玥)以直播打赏为代表的新机制调动非遗创作者的创作热情和内在驱动力,增强了用户对于非遗文化的情感认同和参与度。在短视频与直播的助力之下,非遗传播正加速从静态通往活态,从守旧走向出新。12月8日,清华大学新闻学院举办“新视听时代的非遗传播-直播助力非遗传承论坛”,并发布《活态传承-直播打赏与非遗传播研究报告》。

图为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张铮

会上,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张铮认为,直播、短视频等媒介平台激活了传统文化的消费,让文化瑰宝有了新的诠释路径。非遗文化传承人借助直播,让更多人见识到了非遗或者传统文化瑰宝的魅力,唤醒我们对日常生活的文化记忆。

在短视频中感受非遗、在直播间中品味非遗已成为当今越来越普遍的媒介景观。数据显示,越来越多的用户在抖音上搜索非遗相关内容、被相关内容所吸引,2022年非遗在抖音平台的日均搜索量超过2019年三倍以上,相关话题热度指数较2021年翻了一倍。

张铮认为,非遗借助直播等媒介平台能够让文化出圈,从而打破文化消费的圈层壁垒。直播平台能够将文化的数据要素内容进行转化,以文化基因的方式赋能其他新兴业态。此外,短视频、直播平台对于非遗从拯救走向创收,探索可持续活化手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式。

《2022非遗数据报告》显示,过去一年抖音上国家级非遗项目相关视频播放总数达3726亿,获赞总数为94亿。过去一年,抖音非遗项目直播场次同比增长642%,非遗创作者平均每天直播1617场,获得直播打赏的非遗主播人数同比增长427%;打赏金额同比增长533%,许多非遗创作者在抖音找到新舞台。

直播平台丰富了文化遗产的内涵和价值的展示,更为重要的是,打赏机制也拓展了非遗未来的商业模式和创造空间。“从数字产品这个角度来讲,它可以为文化产业领域里的创意者经济贡献价值,现在这种新兴模式可以实现创意劳动可拥有,数字权利可掌控,平台规则可协商。未来有助于商业模式的开发和演进,也有助于非遗实现更好的传承和保护。”张铮说。

“总体来讲,社会化媒介平台跟非遗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双向奔赴的过程。”张铮说,非遗传承人可能会拿出更多技能、技艺,更好理解科技手段,理解今天大众消费的需求,理解今天的传播环境。而社会化媒介平台会拿出运营、流量等资源,助推非遗传承和文化普惠发展。

张铮提出,直播、视频短平台与文化遗产之间的结合有它的天然性,也是对于未来数字文明的一种探索,是一种新的社会文明形态。

标签:

推荐

财富更多》

动态更多》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