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清静还是再闹猛一些?休闲不一定要和消费关联

来源:东方资讯

本文转自:解放日报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对话驿站建筑师张斌

要清静还是再闹猛一些?休闲不一定要和消费关联

采访中,一些市民在称赞驿站功能后,也提出了建议。“驿站大部分时间是清静的,有时候是否也可以‘闹猛’一点?有的驿站是否能引入一些轻商业,比如咖啡馆,又或者组织快闪活动之类,吸引更多的年轻市民聚集到这片空间中,不要让其闲置下来。”

对此,本报记者采访了望江驿、苏河驿设计方上海致正建筑工作室主持建筑师张斌。

记者:城市驿站的定义是什么?它应当具备什么样的形态与功能?

张斌:驿站的概念是在浦江两岸贯通的规划中提出来的。近年来,上海一直在做比较大型的公共空间的整理,如“一江一河”两岸的公共空间、外环公园带,以及五个新城都要做各自的绿环公园带,这些都属于大尺度的新型景观基础设施和公共空间系统。从这个角度出发,驿站其实是嵌入在这些大型城市景观基础设施当中为民众提供歇脚服务的小型建筑。

驿站有几个特点。首先,它一定是公益性的。当然,驿站可以整合一些轻型的服务,但这些服务肯定也不是以盈利为目的。其次,它在空间上要小,如果过大就会带来运营上的压力。另外,驿站肯定要做到向全体民众平等开放,旨在提高城市服务水平。

其实我们会发现,当今全世界的城市都有一个通病,即公共空间的商业化、消费化。似乎大家想要进行公共交流,就会去一个商业空间,而原初意义上的公共空间有弱化的趋势。通过构建“驿站”这样非消费性、独立自主的公共空间,让市民认定闲暇与娱乐不一定要和消费相关联,才能真正回归到平等的社会参与中,使其感受到自己与城市密切相连。

记者:您曾提到,驿站展现了“上海性”。何为“上海性”的内在特质?

张斌:“上海性”其实是一种转换的讲法,在传统语境下就是海派文化的某种特征。

在东岸的望江驿投入使用之后,我们工作室依托驿站的保洁阿姨做过调查,通过他们回传视频来观察市民是如何使用驿站的。

调查后我们发现了使用者的几个特征,一是守规矩,二是互相尊重,三是不给别人添麻烦。我们观察到任何人进了休息室,不管是做什么,都是非常注意公共秩序的,不会大声喧哗,也不会打扰别人。

这样清清爽爽的公共空间氛围都来自上海文化中“讲规矩”的契约精神,从中体现出的“自律性”也让我们有信心去建设更多向全体民众开放的公共设施。

记者:在驿站中引入商业,是否会削弱驿站的公共性?

张斌:这不能一概而论,并非断然不可,只是驿站的运营不能全靠商业化去支撑。若把它做成招商性的建筑,设置租金,并在租金基础上需要经营者自我去平衡,那么这样的做法可能和城市设置驿站的初衷相违。但相反,驿站作为公共空间,如果只靠政府公共资源去支持运营,有时也会成为财政负担。

在这方面目前已经可以看到有了一些探索。比如在苏州河武宁路桥下驿站开放不久,就有人开了咖啡馆,缓解了政府方面原本无法迅速把驿站运营起来的窘境。其实开在桥下的咖啡馆要盈利比较困难,但店主的目的似乎并非是赢利,而是有兴趣,他借此表示自己对公共设施的参与热情。咖啡馆这样的日常服务设施,也更便于行人停留,帮助实现驿站歇脚的功能。

记者:未来的滨水驿站,应该在现有功能基础上做怎样的升级?

张斌:希望驿站的公共休息空间能更好地场景化。比如植入不同的场景与氛围,加入一些小的分享、小的展览,又或者是开展亲子活动等。让驿站在政府主导的公益性前提下,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共建。

标签:

推荐

财富更多》

动态更多》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