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评!村里的第一台收音机

来源:东方资讯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本文转自:通辽日报

文/乔加林

我们村拥有第一台收音机的是来自南方的知青老夏家,那还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

那时的村人都特别关心天气的变化,尤其是在抢收抢种时节,能准确把握天气的变化,对庄稼的收种至关重要。作为全村唯一一台能准时播放“天气预报”的收音机,自然受到乡亲父老的青睐。每天在播报“天气预报”前,夏家已挤满了人,几个因为干活错过预报的庄稼汉常会跑来询问天气情况。

一转眼,收音机已不再流行,取而代之的是电视、电脑、智能手机。但与收音机相伴的那些日子,仍像一首经典的老歌,铭记在心,挥之不去,如影随形。

“嗒滴嗒……嗒滴嗒,小朋友,小喇叭开始广播啦!”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小喇叭》节目,曾是农村小朋友每天的期待,放学回家坐在收音机旁,听收音机里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们绘声绘色地讲述有趣的故事、童谣、儿歌,不但让我们增长了知识,还使我们明白了真、善、美的意义,是很多小伙伴心灵上的启蒙老师。

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单田芳、刘兰芳,可谓家喻户晓、老少皆知,他们播讲的评书《三仪五义》《隋唐演义》《杨家将》《岳飞传》不但故事情节引人入盛,书中英雄豪杰们的壮志豪情也深深地影响着我。那时每天傍晚人们都会准时守在收音机旁,收听刘兰芳播讲的评书《岳飞传》。每到傍晚时分,村里的男女老少从屋里、田野上,或抱着孩子、或担着担子、或手持农具来到夏家,屋子太小挤不下,夏家就把收音机拿到屋外摆在窗台上方便大家在院子里收听,虽然现场人多嘴杂,可是听书时却极安静,孩子们也乖乖地不哭不闹。

我家因为日子紧巴,直到1985年,在我再三的央求下,父亲才狠心买了一台半导体收音机。那是一台木框收音机,正面标着数字的图标,一根红针随着调台旋钮的转动左右移动,还有一个开关可以控制音量;收音机内部除了二极管、三极管、电阻、电容、变压器,还有一个大大的喇叭。每天放学回家,丢下书包,抓起一块馒头和咸菜,抱着收音机到门前池塘边的大树下听广播,成了我青少年生活中最美好的时刻。夕阳西下了,我小心翼翼地将收音机抱在胸前,哼着从收音机里刚学会的歌,一个人走在希望的田野上。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四十多年转瞬即逝。在物质和精神文明极为丰富的今天,各种现代化、多功能的音像器材早已如雨后春笋般涌向市场,走进寻常百姓家,功能单一的收音机逐渐被人们遗忘在了遥远的岁月里,只留下那些无法忘却的记忆还留在心间……

标签:

推荐

财富更多》

动态更多》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