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速读:万亿氢能市场,爆发的临界点究竟在哪?

来源:东方资讯

作者 | 险峰长青投资人 骆潇濛

编辑 | 雪小顽 苏建勋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最近一直在研究氢能,有了一些新的思考,站在个人的角度说说体感。我去年开始关注氢能(编者注:本文作者曾代表险峰长青独家投资了电解水制氢隔膜厂商刻沃刻科技的千万元级天使轮),主要是看中它的消纳能力:觉得风光资源不稳定,而电解水制氢具有实时响应能力,且生产过程清洁无污染,所以可以把风光转化成氢能进行存储。

到今年这个逻辑依然成立。但硬币的另一面,现在行业里也被越来越频繁提起,叫做“宜电用电、宜氢用氢”。个人觉得,这是关键的一句话,里面可能包含了未来氢能最大的机遇,当然也包含了最大的风险。

替代or互补,脱碳能源下的“氢电之争”

中国的电力技术独步天下、全球第一,整个供电体系不仅价格低廉且十分稳定,我们每个人都直接受益于这套基础设施带来的红利。此外,今年中国也大概率将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其中电动车的贡献同样功不可没。

因此,站在普通国人的视角,随着未来“光伏+特高压+储能”循环体系的不断完善,电力将100%代替传统化石能源,这件事似乎是天经地义。

然而站在全球视角下,事实可能并不是这样。

按照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1年,煤炭在中国全部能源消费中的占比为56%——其中大约一半的煤是用来发电的,所以可以近似理解为,煤电在我们的能源结构中占比约为28%(为方便计算,此处发电转化率假设为100%,实际上肯定达不到)。

再加上其他一次电力(水电+风电+光电+核电)的16.6%,据笔者测算,作为今天全球电气化程度最高的国家,最多也只有45%的能源消费总量用于发电。

险峰长青制图。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标签:

推荐

财富更多》

动态更多》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