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飙200天:进退两难的中国大模型团战

来源:东方资讯

文|何丽芯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编辑|于丽丽、刘旌

1.极速200天

两个月前,“暗涌Waves”曾向一位投资了王慧文光年之外的基金合伙人提问:中国创投史上,哪个公司在创办之初就众望所归、并且最终也拥有美好结局?

“说实话,我很难想到。”这位投资人答道。

作为一位AI行业的“门外人”,王文的杀入格外有戏剧性,最终能有多大的胜算?

沉吟片刻后,这位合伙人打趣说道:“至少,老王是一个有争议的人。”他的言下之意是,对于多数头部美元基金来说,大概没有理由不投资王慧文这样“能够集资源、钱、以及号召力为一体的大佬”。

后来的故事众人皆知。伴随着王慧文确诊抑郁症,光年之外被美团接手,这个大模型创业潮中引发最多关注的故事戛然而止。

当我们提出那个问题时,中国大模型的创业还在狂飙之中。人们无比相信那个比“移动互联网大10倍”的平台级大机会:在GPT-4推出不过20余天时,已有超10余家创业公司坐上大模型牌桌,总融资额数十亿美金。此后包括大厂在内的20多家公司公布了自研AI大模型,“就连上古神仙的名字都不够用了”。

顷刻间,光年之外的戏剧化故事,似乎应验了通用大模型很难属于创业公司的预言。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逃离大模型神话。

时间回到一年前。在旧金山第18街和Folsom街交叉口,有一座不起眼的灰色三层小楼,很快它将名声大振——这是OpenAI的办公所在地。一位硅谷人士告诉我们,红杉的一位投资人和OpenAI沟通之后,“大为震撼”,这位如饥似渴的投资人而后便令团队“动起来!”

红杉再次展现出了它一贯的战斗力。2022年9月,红杉官网发表了《Generative AI, a Creative New World》一文,第一次提出生成式AI的概念。

“从硅谷到国内,创投风潮的传递大约会有3个月的延后。”一位美元投资人对“暗涌Waves”表示,所以ChatGPT在去年11月底发布,直至今年春节后,国内关于大模型的讨论才瞬间热烈起来。

标签:

推荐

财富更多》

动态更多》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