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曙光 李明昱:系列电影的“连续性”研究

来源:1905电影网

作者:饶曙光 李明昱

近年来,随着中国电影产业化的发展和市场化的不断进步,系列电影越来越成为当下中国电影一种常见的创作方式和商业模式,也是当下中国电影的热点现象之一。在发展的过程中,中国系列电影形成了多种不同的种类,呈现出多种不同表现方式。比如通过主要演员的重复来完成系列电影的延续;通过形式的相似来完成系列电影的接续;通过共同表现同一人物来形成围绕人物展开的一整个系列;通过导演风格、影像风格、人物风格等风格的相近来组成相应的系列电影;通过情节、人物等在不同影片中的勾连和互文来形成彼此之间既相近又相远的关系,从而构成影片之间关联的整体,完成系列电影的延续;通过人物、内容、情节等各方面的接续来形成彼此之间相互牵扯而又高度关联的整体,进而形成所谓的“系列宇宙”等。

饶曙光


(资料图片)

这其中“连续性”问题一直是系列电影创作和发展的关键性问题。本文尝试从“连续性”作为观念、“连续性”的维持、“连续性”作为方法三个方面入手,既探讨“连续性”对系列电影自身创作和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又试图探讨其在历史文化领域应用的可能性。

作为观念的“连续性”

不论当下中国系列电影形成了多种不同的种类,还是呈现出多种不同表现方式,它们从根本上都体现出对“连续性”的追求。这种“连续性”首先表现在系列电影创作的连续性。当下中国系列电影虽然表现出不同的种类,表面上看它们或是主要演员、或是片名、或是导演风格、或是影像风格、或是人物和情节等内容、形式等方面的接续,彼此呈现出不同的接续方式。但关键在于这些电影都会在某个方面实现影片之间的接续,从而达成不同影片间的“松散联系”。

这也就是说,不同的电影创作者可能会因为自身对系列电影的不同理解,或者是并没有对系列电影进行整体性规划等各方面的原因而选取不同的接续方式。但“续”的追求却是共同的。即便源电影和同系列中的其他电影之间只存在片名的相似或者主要演员等的相同,在内容或者其他方面讲述的是完全不同的故事,彼此之间也不存在情节的互文等情况的存在。只要电影之间存在片名或者主要演员的接续,其实质上表现的就是对“连续性”的追求。这里的“连续性”不单单指影片内容、情节的连续,也包括形式和其他方面的连续。亦即创作系列电影就要在某个或某几个方面实现电影之间的“连续”,是电影创作者的共识观念。这里可能会涉及一个问题就是对系列电影的根本性或者本源性问题的讨论,也就是什么样的电影可以被纳入系列电影的考量范围之内。纯形式的变化而没有内容的接续,是否应该作为系列电影进行考量。

笔者在这里无意从认识论的角度去探寻系列电影的本源性问题,也无意从何种意义上对系列电影进行范围的框定和选择。而是说,当将这些问题进行悬置,且不论形式的变化是否可以纳入系列电影的考量,抑或是其可能会带来的一系列的问题。从根本的意义上去考虑,这些电影都表现出对“连续性”的追求,不论这种“连续性”是对内容连续性的追求还是对形式连续性的追求,或者是其他方面连续性的追求,对“连续性”的追求是不变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连续性”是系列电影创作者的基本观念,也是共同追求。

对“连续性”的追求除了表现在对系列电影的创作上,还体现在对当下许多中国系列电影而言,其产生的本身就体现出一种对“连续性”的追求。与好莱坞相对成熟的系列电影模式有所不同的是,就目前而言,较多的中国系列电影更多呈现的是因为某部电影在某一方面尤其是商业方面的成功,所以衍生出了相应的续集电影、系列电影。比如电影《非诚勿扰2》,其导演“曾向媒体坦言,《非诚勿扰》最起初只是一个提议,拼凑了几段故事,没想到却获得了1.8亿元票房的成功。在这之后,《非诚勿扰2》由于要延续《非诚勿扰》之前的故事而变得困难重重。因为在最起初的人物设计和故事设定中,并没有将续集纳入考虑。于是,尽管《非诚勿扰2》也仍然获得了票房成功,但该系列并没有如同好莱坞的系列电影一样形成自己的品牌。”

也就是说,对于较多中国系列电影而言,续集和系列的产生更多的不是规划的产物,而是倾向于一种偶然性、试探性的催生。之所以能够衍生出相应的续集电影、系列电影,其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电影相关方希望能够实现商业方面的接续,也就是说希望续集电影、系列电影能够延续上部电影在商业或者其他方面的成绩。且不论续集电影、系列电影产生的目的和原因是什么,是否更多体现出一种商业的行为,电影本身是否是商业化和市场化的衍生物。也不论对于续集电影、系列电影的具体创作者而言,这种衍生是主动还是被动的存在。希望能够延续上部电影在某个或某几个方面的成功,其本质上也是希望在这方面或者多方面实现连续。

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系列电影是对“连续性”需要的产物或者说衍生品,体现了对“连续性”的追求。只不过对于系列电影创作的“连续性”的追求更多的是从其具体创作的角度而言,而对系列电影某方面或某几个方面成功的“连续性”的追求则更多是将其看作整体,从更为宏观的角度进行整体性考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后者“连续性”是需要通过前者的“连续性”来实现。也就是说,“连续性”作为系列电影的基本观念不仅仅体现在它是创作的基本观念,还表现在对当下许多系列电影而言,其是一种“连续性”观念作用下的结果。

“连续性”的维持:系列电影的“诚实性信任”建构

观念的落实离不开实践和行动的支撑,这些体现着“连续性”观念的系列电影,也是“连续性”基本观念的实际落实。从根本上来讲“连续性”是系列电影的基本观念,而系列电影所要做到的就是对“连续性”的维持。这种维持首先就要通过共同表现同一人物、导演风格等风格的相近、情节和人物等勾连和互文、主要演员的重复、形式的相似等,其中一种或多种不同方式和选择来进行系列电影“连续性”的维持。这也是维持系列电影“连续性”的基本方式和方法之一。

也可以说在多数情况下维持何种“连续性”或通过何种方式维持“连续性”,其最终都要落脚到影片创作的具体实践和操作上来予以实施。但这种连续的实现不是凭空而来,人物、风格、情节、主要演员等任意一方面或多方面的连续和重复,是要在一定基础上进行实现。因为连续是要有参照物的存在才能称之为连续。并且对于当下多数系列电影来说,其产生更多是带有偶然性和尝试性的存在,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其产生的前提是电影创作者创作出的首部电影让其自身或者其他电影相关方看到了电影的现实意义和价值所在。使之有继续拍下去的机会和可能。也就是说,首部电影对于系列电影的产生来说尤其重要,在很大意义上决定了其自身能否成为源电影。即便是对于多数在电影创作前就有意向进行系列电影创作,并就此进行了整体性的思考和长远规划的系列电影来说,亦是如此。

首部电影不仅在系列电影的产生和创作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观众对续集和整个系列的接受方面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对于系列电影来说,其“连续性”不是简单的流于表面和形式的联系,仅仅局限于人物、风格、情节、主要演员等方面的简单重复。系列电影能否在真正意义上延续下去还是要看其是否能被观众所理解和接受。“连续性”的存在既是系列电影自身基本特性的表现之一,也是对系列电影本身的维持。如果“连续性”的存在仅仅停留在主要演员、情节、风格、人物等的连续和重复,而这些重复和连续不能被观众所理解和接受,或者说电影本身不能被观众所理解和接受,那此时系列电影存在的意义就会受到相应的影响。所以说,系列电影对“连续性”的维持,更深层是要与观众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

那为什么说首部电影的存在会对观众接受系列电影产生重要影响。观众在进行观影选择时,如果面对的是不甚了解或根本不知情的影片,观众的购买决策会面临着比较高的不确定性和风险,这里面既有经济风险,也有心理风险。为了降低这种不确定性和风险性,观众更容易通过第三方信任经验,实现“信任转移”(trust transfer),从而帮助自己进行选择。对于首部电影来说,因为观众对其的判断并没有参照物,所以更多的是通过朋友推荐、主创人员既往创作、影片评分等不同途径、不同方式来实现“信任转移”。此时影片和观众会达成某种“交易心理契约”。也就是说,这个时候观众和影片之间更多是交易关系。当这种“交易心理契约”得到实现和满足时,观众会对该影片也就是首部影片产生“可靠性信任”。

而与首部电影有所不同的是,系列电影中的其他电影在面对观众的时候,因为有了首部电影的存在,所以观众对其的判断就有更为直接的参照物,也更容易实现“信任转移”。正如Wernerfelt B认为“延伸产品这一行为本身可以发挥信号作用,提高消费者对延伸产品的质量判断。”同样Balachander S和Sanjoy G也认为“一种产品质量信号会影响同品牌下其他产品,从而影响消费者对产品的质量判断。”也就是说,首部电影在某种程度上对系列电影的判断起着重要的信号作用。当观众从首部电影中获得了“可靠性信任”,这个信任会更容易驱使其对系列中的其他电影作出观影选择。而对于没有观看过首部电影的观众来说,首部电影的存在就更具有信号意义。当首部电影获得观众“可靠性信任”的信号放出,会更为直接地向这些观众提供影片质量信号。从信号理论(signaling theory)的角度来看,“首次接触产品的消费者不知道产品的真实质量,处于信息不对称的情景下,因此会通过与质量有关的信号推测产品的真实质量。品牌延伸产品比非延伸产品拥有更多的质量信号,可以进一步降低消费者的疑虑和风险,提高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也就是说,首部电影释放出的信号会更容易促进观众对系列电影的选择和消费。

但对系列电影“连续性”的维持以及与观众建立良好的互动,并不能仅仅依靠首部电影,也不止于达成与观众建立起“可靠性信任”。对于系列电影来说,首部电影与观众达成“可靠性信任”可以给系列中的其他影片带来很好的信号,从而帮助影片与观众达成某种心理契约。但想要得到观众的理解和认同,继续赢得观众的信任,从而维持影片和观众之间的良好互动关系,还是需要与观众达成最大限度的共情、共鸣与共振。当观众与影片达成共情、共鸣与共振的时候,观众的情感得到了满足,影片和观众之间的情感互动会进一步得到加深。在这种情况下,观众和影片之间建立的“可靠性信任”极易逐渐转换成基于情感的“诚实性信任”。在“可靠性信任”阶段,观众与影片更多的是短期关系。观众在乎的是这部影片是否能够让自身得到满足,考虑的是暂时的投入产出比,基于的更多是“交易心理契约”,强调短期性和暂时性。当观众和影片进入“诚实性信任”时,二者之间有了更多的信任和情感勾连;当二者有了更多的情感联系时,它们的关系就会进入长期性。此时观众对影片会存在一定程度的包容,他们之间的心理契约就由“交易心理契约”转换成“关系心理契约”。对于首部电影和系列中的其他电影来说,关键是影片能够满足观众的需求,与观众达成共情、共鸣与共振,从而增加二者之间的信任和情感互动,将“可靠性信任”转换成“诚实性信任”,维持影片和观众关系的长期性,这样才有可能维持系列电影的“连续性”。

不论如何,“可靠性信任”“诚实性信任”“交易心理契约”“关系心理契约”都是作用于电影与观众的关系,是对关系的建立和维持。“交易心理契约”的实现可以增加影片和观众之间的“可靠性信任”,“可靠性信任”的增加会提高转换成“诚实性信任”的几率,进而达成“关系心理契约”。“关系心理契约”的实现会进一步加强观众与影片之间的“诚实性信任”,而“诚实性信任”的加强又会反过来提高二者之间的“可靠性信任”。这四者之间的反复体认和加强,有利于构建和谐稳定的观众关系,从而更好地维持系列电影“连续性”,给其“连续性”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和可延展性。

当这种基于首部电影和系列中的其他电影不断积累,建立在观众信任和情感基础上的系列电影形成后,观众会对此系列中的其他电影有着包容和信任。当此系列中有新的电影上映时,基于观众对此系列的信任,观众会自发观影或者至少可以说存在观影倾向性。如果电影和观众达成共情,使观众获得满足,就履行了观众与影片之间的“关系心理契约”,这会进一步提高观众对本系列的“诚实性信任”,同时加强观众对此系列可靠性的认知。通过这种信任的不断强化,其能形成系列忠诚。8如果影片没能履行和观众的契约,基于对该系列的“诚实性信任”,观众会接受该系列电影偶尔的“信任危机”。此时,该系列电影就呈现出较为稳定的发展状态,而稳定的发展就代表这个系列电影有一套稳定的生产创作和消费逻辑,可以实现自身“连续性”生产和发展。随着系列电影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它会吸引更多新的观众加入其中,扩大该系列电影的稳定消费群体。由此可见,系列电影的“连续性”维持从实质上来看,其实是要维持观众对系列电影连续性的感觉和态度的追求,也就是要维持观众对系列电影追求的“连续性”,亦即对观众心里的连续性的维持。而这其实是对系列电影与观众关系的“连续性”的维持。

“连续性”作为方法:历史人物、事件的接续与历史IP的形成

当系列电影的“连续性”能够得到较为稳定的维持,此时可以尝试借助“连续性”的特点,将“连续性”作为方法对其加以运用。对于系列电影来说,许多时候它们被认为是一个电影产业化、商业化、市场化的行为,是电影产业化、商业化、市场化运作的结果。这一点无可否认。但是当其存在且具备一定的稳定性之后,其自身相应稳定的属性就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被开掘和利用,但这种开掘和利用也不仅仅是作用于电影市场。也就是说,应该开掘系列电影除商业属性外的其他更多的可能性。当然,除商业属性外的开掘并不代表系列电影要放弃对产业化、商业化、市场化的追求,或说以不符合产业化、商业化、市场化运作的规律而对其在其他方面加以利用。而是将其他属性的合理开掘和运用与其自身产业化、商业化、市场化的属性进行结合。笔者在这里所欲论述的就是尝试将系列电影运用于历史文化领域,即将“连续性”作为方法把系列电影运用到历史文化领域。

自古以来我们就有追求“连续性”的传统,对“连续性”的渴望也成为多数人的心理诉求。不论是长久以来社会环境驱使的结果,还是我们自身本性推动的产物。这种对“连续性”的追求和渴望“已经深深扎根于中国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并且作为内在的审美心理结构而内化于大多数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之中。这种审美心理结构反过来又支配着中国老百姓日常生活的精神选择与爱好倾向”,使其自然而然地产生对“连续性”的精神需求。对于系列电影来说,它的存在形式本就是和观众的“连续性”心理相匹配的。

与电视连续剧有所不同的是,“电视剧和电影相比,其情节结构的显著特征和特长就是‘拉长’的、横向的线性结构:将人物的矛盾纠葛和故事情节发展作线的铺陈,而尽可能不作块的扩展……电影的网状结构表现出的是一种横向的宽度美”,“电影的副线/支线一般不会‘拖’得很长,而且在发展过程中还会‘漫生枝节’——‘动作表现’的宽度展开”。也就是说,对于电影而言,它并非像电视连续剧一般一集一集地连续发展,所以它更注重这部电影能否吸引观众,因而其更在意厚度而非长度。所以,多数电影在表现历史的时候更倾向于对某个历史事件进行呈现,对历史人物的表现也更多的是对历史人物处理相关的历史事件,或对历史人物所关联的重点事件进行表现。当然,也存在传记电影等对历史人物进行电影立传。但是,首先传记电影的创作本就是电影创作中比较难的类型,而其难点之一,就在于很难用一部电影的体量对历史人物的整体呈现和把握。

与此同时,电影的体量也就决定了其在进行历史人物的表现时只能进行重点事件的抓取,或者是更加倾向于某个侧面的塑造。而难以做到对人物进行多侧面、多事件的相对比较完整的表现,也难以做到像电视连续剧一般进行情节的铺展。同样,历史事件的表达亦是如此。电影的创作者在进行历史事件表现的时候,也只能抓取重点和关键点。但相较于历史人物而言,单个事件或者少数事件的展开更能够和电影相适应。由此可见,单部电影在表现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时不可避免的会有局限性,而这种局限性也相对来说更容易引起争议。比如电影《孔子》的“运作和生产不只是一部电影的制作过程,而且是一项涉及面广泛的文化工程,也是一次波及思想界、学术界和电影工业界参与的社会文化活动。……在剧本写作阶段……组织了六次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专家的研讨会,……历经30稿的剧本修改过程,才渐渐形成一个创意集中的孔子电影蓝图”。但就这样一部作品在上映的时候,依然引发了很大的争议,以至于电影的编剧们联合做了“编剧说明”,证明电影本身的真实性和合理性。

系列电影的存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将两者的优势进行结合。首先,系列电影“连续性”的基本特点是和观众对“连续性”渴望的心理诉求相吻合的。而观众对“连续性”的渴望并不代表一定要局限于内容的“连续性”。因为“连续性”的形式可以不同,重要的是形成观众心理的“连续”。而系列电影对“连续性”的维持实质上就是对观众心里“连续性”的维持。亦即此时心里“连续性”的维持是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心理“连续性”的需求。所以当两者进行有效结合的时候,更有利于观众对影片以及影片内容的理解和接受。

这里需要辨析的一点是,想看“连续”的心理和心里的“连续性”是有所不同的。系列电影要维持的是观众心里对系列电影认同和接受的“连续性”,而想看“连续”的心理是我们自古以来的渴望,只有维持了心里的“连续性”才有可能实现观看“连续”的心理。也就是说,只有当系列电影稳定存在,才有可能满足对观看“连续”心理渴望的满足。再回到刚才的论述,系列电影因为它是以两部及两部以上电影样态出现,相较于单部电影而言,它有更多且是连续的篇幅来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进行表达。此时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就不局限于单部影片的有限表达,而是多部电影“累积后所形成的整体”。并且,因为观众“连续性”心理的实现形式可以不同,系列电影的种类和表现方式也很多元,这就给系列电影提供了更多表达的可能性。因而,当系列电影的“连续性”可以得到相对稳定的维持的时候,它既可以像电视连续剧一般通过系列电影来进行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连续表达和推进;也可以通过系列电影展示历史人物、事件的不同侧面;再或是对历史人物所涉及的多个历史事件以及历史事件的不同发生时段和发展过程进行呈现,从而使得影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表达更为立体和多元;还可以像“黄飞鸿”系列一样,通过不同时期的多部不同影片共同组成某个历史人物或者历史事件的系列等。而最终各部“电影彼此相关并能构成一个整体”,共同形成了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整体”。而这其实在某种程度上结合了电影表达的宽度和电视连续剧表达的长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表达比单部电影的表达更为丰富。

从另一方面来看,系列电影“连续性”的稳定性维持,表明了观众和影片之间已经形成“诚实性信任”,达成了“关系心理契约”,并且系列电影还满足了观众观看“连续”的心理。所以,观众相应的会对系列电影所表现的历史人物和事件进行理解和接受,或者说最起码是对历史人物和事件有个基本或者相当的了解。如此,历史人物和事件在一定程度上就会增加其在观众之中的普及度和了解度。

对于原本在观众之中认知度和普及度就比较高的历史人物和事件来说,系列电影的存在可以帮助观众对人物和事件有更加立体和全面的了解。同时,还可以借助系列电影来打造新的历史名人和知名历史事件,或者说让更多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走进更多观众的视野,增加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在观众当中的了解度。

正如有些学者所说:“东方人因为其源远流长的历史根基而习惯于在狂飙突进的时代浪潮中频频回首。”而系列电影的存在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帮助我们推出更多的历史人物和事件,使得我们在回首的时候可以有更多的可能性。而且,多数系列电影本就是商业化和市场化的产物。当系列电影的“连续性”得到相对稳定的维持的时候,不但可以利用其表现历史人物和事件的不同侧面,推出不同的历史名人和知名历史事件,还可以将历史人物和事件与市场和商业,借此打造历史IP。也就是说,借助系列电影的“连续性”使得历史人物、事件或者历史形象等成为一个IP式的存在,再通过对历史IP的开发和打造,实现多领域的多产业链互动,让历史人物、事件等成为文化产业。比如历史人物公仔、手办等衍生品产业链。

这在一定意义上,不但有利于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普及和推广,还可以反过来作用于推动历史故居的修缮、历史文物的开掘和保存等。同时,它会在一定程度上加深对相关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开掘和深究,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开掘和深究又会在一定程度上丰富观众的理解。如此循环往复将对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更具有可实践性和可操作性,而这也是中国历史文化传承的应有之义,是有利于中国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现今,中国电影正处于问题叠加的关键时期,亟待进行结构性的调整和优化。面对这样的情况,系列电影作为中国电影发展的重要现象和产物,应该为中国电影的可持续多样发展提供一定的基础和进入的角度与思路,努力为中国电影强国建设贡献自身的力量和价值。

(本文原载于《电影新作》,作者饶曙光系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特聘教授、研究员,李明昱系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2020级博士研究生)

标签:

推荐

财富更多》

动态更多》

热点